聽雨—蕭聖健聲景藝術個展
藝術家蕭聖健是國內知名的聲音裝置藝術家,其近期的創作主要是透過聲音裝置來模擬自然界的蟲鳴鳥叫、蛙鳴蟬噪,並配合光影等互動而營造出自然生態的情境。他帶有低科技感的機動藝術(kinetic art)獲得國內外藝壇高度讚譽。
現代工業文明的發展,永遠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與環境,大自然的美麗景色逐漸消逝,吵雜穿梭的人車雜沓取代了記憶中的鳥叫蟲鳴。蕭聖健為了重現記憶中的情景,試著藉由身邊的機械、物件所製造的噪音與光影,循線尋覓腦海中的聲音和情境。
此次蕭聖健在靜宜大學藝術中心的個展,即以「聽雨」為主題,憑藉馬達、投影機、雷聲鼓、塑膠袋、板凳、墨斗等生活用品和五金零件所組成的機械裝置,配合機械的自動化運作以及一些道具組合的巧思,
嘗試在展覽現場呈現出雷聲、雨聲、流水聲與蟲鳴蛙聲,共組而成一幅虛構的雨天立體聲景色。
在材料的選取和組合手法上,蕭聖健刻意呈現出一種天真、粗糙的手工性。物件與機械動力的結合運用,與其說是企圖在作品中融入科技感或現代性,還不如說是在追求現代都市化生活的慾念的同時,仍保有對清淨單純心境的渴望和對消逝的自然美景的緬懷。
同時亦藉著這個以人工方式所營造出的仿自然美景,反諷人類為了追求工業與科技文明的發展,使個人身心遠離大自然與優閒心境的狀態。
聽雨
文|蕭聖健
從小就一直很喜歡雨天,身處迷濛的雨景就像是走進加了濾鏡的電影場景,心境整個都夢幻了起來。雖然不知為什麼,雨天總是莫名的帶給人一股讓人說不上來的憂傷感。 雨聲是一種白噪音,它有種神奇的魔力,能隔絕四周的塵囂讓心靈停止思緒從而進入一種空靈的狀態。已不記得上一次能一個人悠閒地放下所有俗事靜靜地聽雨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天上的烏雲如同潑墨畫一般,不斷翻滾。遠處傳來了悶悶的雷聲,伴隨著突然出現的電閃雷鳴,一陣風吹過樹梢傳來陣陣沙沙聲。我好像能看到風在樹梢間遊走。豆大的雨滴開始落在土地上、草上、樹上、屋頂上、擺在戶外的物品上。 聲音從此起彼落的趴答趴答聲很快地轉為密集的沙沙聲。傾盆大雨讓原本乾涸的土地開始濕潤、積水。夾雜著水滴聲和潺潺的流水聲,從樹上和屋簷斷斷續續滴落的水滴落在積水上,濺起了一圈圈的水花。 透過像珍珠掛簾般流淌在玻璃窗上的水珠往外看,遠處的景色像是罩上了一層薄紗,淡淡的雨霧有種迷濛的美感。 就像淡出淡入的影音效果般,逐漸消失的沙沙聲在不知不覺間轉換成了田野間的蛙鳴和蟲鳴,興奮的迎接久逢的甘霖,慶祝著又一次的風調雨順。
現代工業文明的發展,永遠改變了大家原本的生活方式和身邊的環境。大自然的美麗景色逐漸消逝不再,吵雜穿梭的人車雜沓取代了記憶中的鳥叫蟲鳴。 為了重現記憶中的情景,我試著在身旁的機械和物件所製造出的噪音和光影中去尋找,尋找腦海中的聲音和情境。
藉由馬達、投影機、雷聲鼓、塑膠袋、板凳、墨斗…等生活用品和一些五金零件所組成機械裝置,再加上機械的自動化運作及一些道具組合的巧思, 我試著在展覽現場呈現出雷聲、雨聲、流水聲與蟲鳴蛙鳴聲共組而成的一幅虛構的雨天立體聲景色。
在材料的選取和組合手法上,我刻意呈現出一種天真、粗糙的手工性。物件與機械動力結合運用,與其說是企圖在作品中融入科技感或現代性,還不如說是在追求現代都市化生活的慾念的同時,仍保有對清境單純心境的渴望和對消逝的自然美景的緬懷。 藉著這個以人工方式所營造出的仿自然美景,反諷了人類為了追求工業與科技文明的發展,反而不斷讓自己的身心離原有的大自然和優閒的心境越來越遠。
藝術家簡歷
蕭聖健
學歷
2001 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
1991 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現職
高雄市立福山國中-藝術與人文科專任教師
經歷
高雄市福山國中藝術與人文教師
樹德科技大學視傳系互動多媒體教師
紐約location1 藝術村駐村藝術家
台南崑山科技大學視傳系互動多媒體教師
相關證照
中等學校教師證
專業經歷
2022 交會地方藝駐共創駐地計畫/台東/台灣
2021 斜坡藝術村駐村/屏東/台灣
獲獎
2018 高雄獎及國家文藝基金會藝術創作補助
2013 台北數位藝術獎
2005 台新藝術獎入圍 視覺纇「潮間帶」
2003 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展覽類/「試試看,模糊,未明」
2003 國巨科技藝術獎 紐約location 1 國際藝術村駐村藝術家
2003 高雄獎/入選/「影中人」
2001 台北獎/入選/「漣漪」
2001 高雄獎/入選/「初次見面請多多指教」
1999 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展覽類/「蕭聖健個展」
典藏
2006 《交織》/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個展
2022 退潮之禮/台東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台灣
2020 沈默的風景Between us/高雄鹽埕黑白切/台灣
2018 我的腳是寫詩的隊伍/台中Z書房/台灣
2013 【戰爭遊戲】2013 _高雄
2013 【夏夜】豆皮_高雄
2013 【日出日落】
2012 從眼睛穿越邊境-王秀茹個展
/新竹教育大學藝術空間/台灣
2006 【騎】 文賢油漆工程行_台南
2001 【 視點 】 文賢油漆工程行_台南
聯展
2024 移居城市一朋友你從哪裡來 /桃園兒童美術館八德館/台灣
2023 文博會《臍帶之地-與山的生活》/台北華山/台灣
2023 那是因為水墨還活著的緣故/澎湖洪根深美術館/台灣
2022 《尋找 Kipakim 》斜坡上的藝術村藝術家創作聯展地點
/屏東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八角樓特展館/屏東/藝術村/台灣
2018 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花蓮豐濱鄉/台灣
2018 「回顧與展望—解構.再生」/台中20號倉庫/台灣
2014 春風化雨林源全師生聯展/台中財團法人台灣文化會館基
金會/台灣
2012 各自的旅程/台中Z書房/台灣
2011 一步-第十一屆駐站藝術家期末聯展/台中20號倉庫
/台灣會/高雄市立美術館/台灣
繪本合作創作
2023 《ta ta ta tiraw i wali no wa:li 去!去!去!去東邊的東
邊》/港口部落/林務局花蓮林管處
展覽策劃
2006 燕子之城:移民、後/殖民記憶與新台灣色彩
/展覽執行團隊
展出作品